一.专业简介
1.专业情况
软件技术专业群目前拥有5个专业,具体情况如下:
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:1986年起开设。目前每年招生4个班。下塘西校区2个班,微网站与移动开发技能方向;天河同和校区2个班,人工智能服务方向。
计算机应用专业:目前每年招生2个班,计算机信息管理技能方向,天河同和校区招生。
地图绘制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:2008年起开设。目前每年招生2个班,无人机测绘(技术)与大数据处理技能方向,下塘西校区招生。
大数据技术应用专业:2021年申报软件开发技能方向。计划2022年下塘西校区招生1个班。
服务机器人装配与维护专业:2020年申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技能方向。计划2022年天河校区招生1个班。
2.专业实训室情况
适用于软件技术专业群专业教学的实训室包括:
3.专业教师情况
本教学系专业教师28人,其中副高职称11人,中级职称15人。硕士学位人13人,其余为本科。双师型教师约占50%。学历教育专业大部分为计算机、软件、电子。平均年龄超过46岁。
4.师生获奖
▲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“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”赛项一等奖
▲获2020-2021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“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”赛项一等奖
▲获2020-2021年度广东省学生职业技能竞赛“AI机器智能综合技术与应用”赛项一等奖
▲获2020-2021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“Web前端开发”赛项二等奖
▲获2020-2021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“融媒体内容制作”赛项二等奖
▲获2020-2021年度广东省学生职业技能竞赛“无人机应用技能与创新”赛项一等奖
▲获2020-2021年度广东省学生职业技能竞赛“3D打印应用综合技术”赛项三等奖
二.专业规划
1.专业布局
按照学校要求,本教学系专业布局已经完善。集中焦点为软件领域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处理。
为突出软件专业的特色,规划主要在下塘西校区、天河校区布设专业群。下塘西校区重点是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应用、大数据开发方向;天河校区重点是传统的Web前端、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。
招生规模:除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招生4个班外,其余每个专业招生2个班。合计招生班数为12个。
2.专业实训室布局
配合学校“5G+AI”科创育人基地建设,下塘西校区补充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实训室1间、一体化课室2间。
天河校区补充计算机机房3间。
3.专业教师布局
鉴于软件技术教学系师资年龄偏大的事实,结合专业招生规模,计划引进年轻教师2名。
从团队的技术实力和人才储备来看,本教学系需要引进具有工作实践经历的技术骨干2名。
4.建业建设内容
1)配合学校双高计划,建设六位一体的人工智能教产研赛融合基地。
创建“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实训室”、“AI+创新创技工场”等场地、“AI创新工作室”、“AI技能大师工作室”等实体,整合学生专业社团,打造省内最强的,集“技能教学、技能考核、社会培训、竞赛承办、产教融合、科研教改”六位一体的广州市人工智能产教研赛融合基地,为校内外师生、社会人员提供培训和考证服务。
核心目标是培育“AI+”教育生态,打造国内知名、省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高地。
主要举措是:1.建设校内外开放的教学平台;2.建设在线开放的教学资源;3.面向社会开展开放课程教学;4.开展青少年科创大赛;5.与企业合作开发科技创新课程;6. 向中小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和职业启蒙教育;7.面向社会开放AI体验服务。
2)建设课-证-技融通、高效优质的教学资源库
市级精品课程数达到6门以上,1+X证书考点达到5个以上;建设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库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际接轨的课程资源,本教学系专业教学全部实现在线化。
3)强内涵、促产教,校企合作上台阶
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。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制、课程标准制定、课程内容改革、课程资源建设等工作,产出双元合作示范性教学资源。通过“专业社团+教师专业工作室+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”,搭建学生专业素质培育平台,开展教育教学活动。
4)强整体、促骨干,教学队伍高水平
培养市级以上教学名师1名;市级骨干教师4名以上;培养行业认定的技术能手2名以上;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教研课题2项,获得省级以上教研成果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得国赛奖项、学生技能大赛国赛奖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