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训
正德笃学 强技致远
校风
厚德 求真 精艺 创新
教风
正心 扬德 精业 博爱
学风
勤学 善思 精研 强技
校训解读
我校校训围绕核心文化“大国匠心”进行了含义拆解,形成了校训精神的四大构成来源。“德”是塑造大国匠心的根基和根本;“勤”是教育、学习的核心精神,是筑就大国匠心的根本态度方向;“技”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方向,是培育大国匠心的核心精神与诉求;“志”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的志向追求与未来憧憬,展现着大国工匠的远大志向与理想信仰。以“德”、“勤”、“技”、“志”四个方向进行思考与求索,得出了“正德笃学 强技致远”的校训精神。
正德
“正德”,德行端正,道德纯正的意思。引自《尚书•大禹谟》“正德、利用、厚生、惟和”一言。文中讲述了大禹为舜强调“正德厚生”,强调善政和养民为帝王之使命义务之事。古往今来,无论政界与学界,对“德”的推崇始终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传统,“德行端正,道德纯正”是为人之本,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、自觉的道德养成、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,不断修身立德,打牢道德根基,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、走得更远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“立德树人”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,学校是教书育人、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,在培养学生技能与智慧之前,首要应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,不断开创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,因此校训将紧跟党中央的教育指示,以“正德”为校训核心部分。
笃学
“笃学”,出自《论语•泰伯》“子曰:‘笃信好学,守死善道’”一言,强调以求真务实、专心好学的态度做学问,以生命保全道的完善。“笃学”有着志于学、专于学、厚于学,在知识与技能上实现厚积厚载的追求的意思,也有着重于行、实于行、立于行,在思想与实践上实现知行合一的思考。结合学校定位、专业属性与人才方向,追求专注、精细、忠实与践行的学习态度,是培养新时代职业技能人才、迎接信息化新浪潮的教学使命之所在。因此以“笃学”为校训组成部分,指引着学校形成专心好学、潜心治学的校园精神与文化,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的重技术培养、崇务实致用的理念。
强技
“强技”,出自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体现着对技术的追求与崇尚。“强技”,即提高技艺、增强技能,作为职业技术的施教者、学习者与从业者,对技术、技艺与技能的追求不仅是安身立命、立足社会、实现人生成就的核心根本,更是社会与国家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素质要求。根据《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》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向“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”的方向发展。学校积极响应时代与国家的召唤,以培养信息技术类技能人才为使命,提炼“强技”的校训精神,彰显学校对信息技术和科学创新的推崇与坚守、对技能的培养与钻研,沉淀学校的教学信誉与品牌信仰,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资源。
致远
“致远”,出自诸葛亮《诫子书》中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一言,专注、求索、致力于远大的理想、事业的抱负、卓越的追求之意。信息科技时代瞬息万变,学校的未来发展愿景和学生本身的职业与人生规划,需要具有发展的眼光与远大的理想。以“致远”为校训精神,展现学校培育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的远大抱负与理想,助力学校在品牌构建之路上展望远方,助力学生在职业与人生道路上迈向远方,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格局高度与未来愿景。
我校以“正德笃学 强技致远”作为校训,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,全力开展职业教育对理想抱负、治学态度、技术格局的全方位追寻与求索,形成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驱动力、形成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与基本行为准则,引领着全校师生共同奋进,铸就学校成为全国一流的信息技术类职业学校品牌。